癫痫病20年了。看了无数个医院,一直不好,一个月总发作几次。请问哪家医院能治愈?偏方也行啊。

督灸能治疗癫痫吗-督灸治疗原理

看你的痫症是那一种,五痫也叫五脏也叫五畜,同样惊痫也有两种,痫症有一个孪生兄弟叫厥证也叫厥论,医院把厥证叫心源性(贫血、低血糖、心律不齐也会晕厥的) 癫痫你知道诱因是什么嘛,发作症状有记录嘛……甘松、凌霄花、白附子、石菖蒲各10克,代赭石30克,藜芦3克。水煎,每日1剂,冷服。这个处方要看自己情况而定(可以咨询中医资深人仅供参考)

人体上有没有什么穴位可以用艾灸熏着减肥的?

中医艾灸之所以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,与其简便的操作、显著的治疗功效、经济实惠是分不开的。艾灸除了治病的同时,还能够起到养生保健作用,并且无副作用。正因为如此,成为广大患者亚健康人群选择,深受百姓喜爱。

人们对于身体上的十二条经脉众多穴位很是头疼,为了更好的掌握穴位,本编结合穴位、取穴方法和主治病症等方面相互结合,取身上的重要的30个重要穴位,供各位艾灸朋友们学习了解。了解并运用好这30个重要的穴位,便能够解决身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症。

[百会穴]:百会穴位于背部,后发际正中上7寸,当两耳尖直上,头顶正中。

主治疾病:头痛、目眩、鼻塞、耳鸣、中风、失语、脱肛、久泻久痢等。

[肩井穴]:位于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,前直对乳中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、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,肩井穴位于肩上,前直乳中,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,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(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,肩部最高处)。

主治疾病:肩背痹痛、上肢不遂、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症。

[大椎穴]: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正低头,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,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。若突起骨不太明显,让患者活动颈部,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,约与肩平齐。

主治疾病:热病、痢疾、咳嗽、肩背痛、腰脊强、小儿惊风、中暑、呕吐、风疹等。

[风门穴]:位于背部,当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,风门穴位于背部,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(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)的中心,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(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。此两处就是风门穴。

主治疾病:感冒、伤风、咳嗽、发热头痛、颈椎病、胸背痛、肩膀酸痛等。

[肺俞穴]: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或左右旁开二指宽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位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,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,当第3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旁开1.5寸处。

主治疾病:咳嗽、气喘、吐血、盗汗、鼻塞、肺炎、支气管炎、肺结核等肺经及呼吸道疾病。

[心俞穴]: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,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,当第5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二指宽处(或左右约1.5寸)。

主治疾病:咳嗽、吐血、胸痛、心悸亢进、晕车、头痛、恶心想吐等。

[肝俞穴]:位于在背部,当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,从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,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肝俞穴。

主治疾病:胁痛、胃痛、吐血、眩晕、夜盲、目赤痛、青光眼、癫狂、脊背痛、慢性肝炎、胆囊炎、神经衰弱、肋间神经痛等。

[脾俞穴]: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或旁开1.5寸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位的时候应采用俯卧的姿势,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,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或找到两侧肩胛骨下角,往中间划水平线,相对的是第七胸椎,然后下属四个椎体左右旁开1.5寸处是脾俞穴。

主治疾病:背痛、腹胀、背痛、腹泻、呕吐、痢疾、便血等脾胃脏腑病症。

[胃俞穴]:位于背部,当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,可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,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,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。

主治疾病:胸胁痛、胃脘痛、呕吐、腹胀、肠鸣等。

[肾俞穴]: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.5寸处或左右指宽处。

取穴方法:取定穴位时,通常采用俯卧姿势,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,当第二腰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宽处。

主治疾病:遗尿、遗精、阳痿、月经不调、白带、水肿、耳鸣、耳聋、腰痛等。

[命门穴]:位于腰部,背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,也就是肚脐的正后方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,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。指压时,有强烈的压痛感。

主治疾病:腰痛、遗尿、泄泻、遗精、阳痿、、赤白带下、月经不调、胃下垂、前列腺炎、肾功能低下等。

[八髎穴]:八髎就是八个穴位:上髎、次髎、中髎、下髎各一对,所以叫做“八髎”,这是一个区域,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,邻近胞宫。

取穴方法:可以俯卧,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间,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;取穴时,以食指按在小肠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间,小指按在骶角(尾骨上方黄豆大小的园骨突起)上方,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,侧中指尖所按之处。

主治疾病:腰骶部疾病、下腰痛、坐骨神经痛、下肢痿痹、小便不利、月经不调、小腹胀痛、盆腔炎等病症。

[腰俞穴]:位于人体骶部,当后正中线上,适对骶管裂孔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俯卧姿势,腰俞穴位于腰部,臀沟分开处即是腰俞穴。

主治疾病:腰脊强痛、腹泻、便秘、痔疾、癫痫、月经不调、下肢痿痹。

[膻中穴]:在胸部前正中线上,平第4肋间,两乳头连线之中点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可以仰卧,男子于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;女子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。

主治疾病:胸痹心痛、腹部疼痛、心悸、心烦、呼吸困难、过胖、咳嗽、气喘、咯唾脓血、产妇缺乳症、乳腺炎等。

[中脘穴]:位于人体的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,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具体找法: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。

主治疾病:头痛、目眩、耳鸣、食欲不振、翻胃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、腹鸣、呕吐、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。

[神阙穴]:别称脐中、气舍、气合,属任脉。

取穴方法:位于腹在脐中部,肚脐中央。

主治疾病:胃炎、泄痢、绕脐腹痛、脱肛、水肿鼓胀、肠炎、痢疾、产后尿潴留等。

[天枢穴]: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,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,当腹直肌及其鞘处,有第10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、静脉分支,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,深部为小肠。

取穴方法:位于腹部,横平脐中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

主治胃肠病证,月经不调、痛经等妇科疾患。

[气海穴]: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中央下1.5寸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,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,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,将其分为十等分,从肚脐3/10的位置,即为此穴。

主治疾病:虚脱、四肢乏力、腹泻、痢疾、便秘、小便不利、遗尿、遗精、阳痿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崩漏、脘腹胀满、大便不通、腰痛、食欲不振、夜尿症等。

[关元穴]: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中央下3寸。

取穴方法:可采用仰卧的姿势,关元穴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,将此线五等分,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,即是此穴。

主治疾病:眩晕、少腹疼痛、吐泻、痢疾、脱肛、便血、小便不利、尿频、尿闭、遗精、白浊、阳痿、、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经痛、赤白带下等。

[中极穴]:位于人体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中央下4寸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,可采用仰卧的姿势,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具体找法: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,由下向上1/5处即为该穴。

主治疾病:小便不利、阳痿、、遗精、白浊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水肿等。

[曲骨穴]: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仰卧,于腹部前正中线上,耻骨联合上缘的中心点(即凹陷处)取穴。

主治疾病:小便淋沥、遗尿、遗精、阳痿、阴囊湿疹、膀胱炎、赤白带下、子宫内膜炎等。

[内关穴]:位于前臂掌侧,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,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先攥一下拳头,可以看到手部有两根筋,内关穴在这两根筋中间,然后放松手指,腕横纹上2寸、两根筋中间的点就是内关穴。

主治疾病:.心痛、心悸、胸闷、胸痛、胃痛、呕吐、失眠、癫痫、上肢痹痛、偏瘫、手指麻木等。

[列缺穴]:位于人体前臂桡侧缘,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(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),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。

取穴方法:取此穴位时应正坐或仰卧,微曲肘,侧腕掌心相对,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(大拇指侧下),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。

主治疾病:伤风外感、咳嗽、气喘、咽喉肿痛、口眼歪斜、齿痛、遗尿、尿血、痛、上肢不遂、手腕无力或疼痛等。

[合谷穴]:位于手背第1、2掌骨间,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,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,放在另一手拇、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,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。

取穴方法:伸出右手,将拇指和食指分开,展露虎口,把左手拇指横纹放在右手虎口处,向下按住,拇指点所指处就是合谷穴(向下按压有胀痛感)。左手合谷穴取穴与右手相同(合谷穴在手背一、二掌骨之间,第二掌骨桡侧缘中间凹陷处,)。

主治疾病:发热、头痛、目赤肿痛、咽喉肿痛、齿痛、耳聋、面肿、口眼歪斜、中风口噤、热病无汗、多汗、消渴、痛经、经闭等。

[血海穴],人体穴位的名称,一指冲脉,又称十二经之海;二指血海穴:三指肝脏。

取穴方法:屈膝在大腿内侧,髌底内侧端上2寸,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;

主治:补血养肝、滋润皮肤、瘦腿、治疗雀斑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贫血、腹痛等。

[阳陵泉穴]:位于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,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应侧卧或仰卧,阳陵泉穴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,小腿外侧,腓骨小头稍前下方凹陷中。(即:在小腿的外侧,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(腓骨小头),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1寸左右有一个凹陷)。

主治疾病:半身不遂、麻木、膝膑肿痛、坐骨神经痛、脚气、胁肋痛、口苦、呕吐、肝炎、胆囊炎、胆道蛔虫症,膝关节炎等。

[足三里穴]: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左腿用右手、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,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,指尖处即为此穴。

主治病症:胃痛、呕吐、腹胀、腹痛、肠鸣、消化不良、泄泻、便秘、痢疾、咳嗽气喘、心悸气短、失眠、头晕、膝痛、脚气等。

[三阴交穴]: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,胫骨后缘处。

取穴方法: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存,或用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,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,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。

主治疾病:遗精、阳痿、痛、小便不利等。

[太溪穴]: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,可采用正坐,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,太溪穴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。头痛目眩、咽喉肿痛、齿痛、耳聋、耳鸣、气喘、胸痛咯血、消渴、月经不调、失眠、健忘、遗精、阳痿、小便频数、膀胱炎、腰脊痛、肺气肿,支气管炎等。

[太冲穴]:位于足背侧,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。

取穴方法:脚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缝间,往上1寸(约一个拇指横宽)处。

主治疾病:头痛、眩晕、月经不调、遗尿、胁痛、腹胀、咽痛嗌干、目赤肿痛、下肢痿痹等。

[隐白穴]: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,距趾甲角0.1寸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正坐,足着地,在足大趾甲内侧缘线与基底部线之交点处,按压有痛感。

主治疾病:腹胀、便血、尿血、月经过多、崩漏、多梦、惊风。

[涌泉穴]:位于足底部,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,约当足底第2、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/3与后2/3交点上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你用力弯曲脚趾,脚底凹陷的那个地方就是涌泉穴。

主治疾病:高血压病、神经性头痛、急性扁桃体炎、过敏性鼻炎、子宫脱垂、下肢痉挛、下肢瘫痪、失眠、音哑、咳嗽、风疹、小儿惊风、心肌炎、糖尿病、怕冷、阳萎、遗精、更年期综合征等。

做督灸后能喝酒吗?

嗜酒者互诫协会(Alcohlics

Anonymous*)是一个人人同舟共济的团体,所有成员通过相互交流、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励而协起手来,解决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,并帮助更多的人从嗜酒中毒中解脱出来。

.有戒酒的愿望是加入本协会所需具备的唯一条件。加入互诫协会毋需交纳任何会费或费用;本会依靠会员的捐款自给自足。

.互诫协会不与任何教派、派系、政见、组织或机构结盟;不希望介入任何纷争;即不拥护也不反对任何活动。

.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滴酒不沾和头脑清醒,并帮助其他嗜酒者也达到这一目标。

1、什么是嗜酒中毒?

嗜酒中毒是一种疾病,一种不断恶化的疾病,无法治愈,但却可以被遏制住。这种疾病的病因,是由于机体对酒的敏感性,加上在心理上难以摆脱的强制性饮酒欲望。不管这种心理作用会带来怎样的不良后果,单靠自身的意志力量是无法将其克服的。

很多戒不了酒的嗜酒者会将嗜酒过度归咎于自己道德观念薄弱,或认为是由于自己心态不平衡所致。但互诫协会的观点是,嗜酒在道德上没有什么不对的,因为这是一种疾病。在这个阶段,主观意志已无济于事,因为嗜酒过度者在酒面前已经丧失了自由选择的能力。重要的是正视患病的现实,此外还必须有获得康复的愿望。经验表明,对于所有真心想戒并努力实践的嗜酒者来说,互诫协会的方案都会奏效。对于那些并不是真心希望戒酒的人来说,这个方案就无能为力了。

2、如何断定自己是否真的是个嗜酒成瘾者?

只有您自己才能对这个问题做出判断。许多现已加入互诫协会的人从前曾听别人说过,他不是个嗜酒成瘾者。要想不喝酒只需有更多的毅力,换一下环境,多休息一下,或多一些业余爱好。但这些人最后还是加入了互诫协会,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到,自己已被酒精所征服,并准备不惜任何代价使自己摆脱不可遏制的喝酒欲望。

在互诫协会中流传着一句话:

对酒只是稍微有一

点成瘾是不可能的,一个人要么是嗜酒成瘾者,要么就不是。这一点只有饮酒者自己才知道是否已经到了饮酒失控的地步。

自测是否患有酒精依赖症

如果你真心实意想戒酒但发现自己无法彻底戒除;或者,如果你在喝酒时难以控制数量总是喝醉;或者,你并不喜欢酒精的口感,喝酒很猛追求酒精带来的沉醉飘忽的感觉。那你可能就患有酒精依赖症。

酒精依赖症也不一定是每天都喝酒。

轻度依赖:

1)一天累计饮酒量白酒<250ml

或啤酒少于4瓶.

2)正式饮酒史在4年以内,加重史在1年之内.

3)每日饮酒的次数日益增多,酒量增大.

4)酒后情绪激动.易怒,行为失控,打架,寻衅滋事,摔东西等.

5)对酒精的耐受力增强.

6)因为饮酒与家人争吵.

7)因为饮酒耽误正常的工作.

8)每次饮酒后不关身体难受,而且后悔、自责、懊丧。

9)有时候平时也可以不饮,但一旦饮酒就连续几天大剂量饮酒,直到身体抵受不住为止,间隔半月,一月或更长时间再喝。

中度依赖:

1)一天累计饮酒量250ml<白酒<500ml.或大啤4—8瓶。

2)正式饮酒史在4年至8年之间加重史在1年至2年之间.

3)饮酒无法自控,独自饮酒次数增加。

4)每日必饮成为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事情.

5)有偷酒藏酒行为.

6)一旦不饮,即感到身体不适,心慌,心悸,出汗,坐卧不宁等症状,饮酒后症状缓解.

7)身体偏瘦,有肠胃不适等反应.

8)工作和家庭生活因为饮酒受到很大影响。

9)有戒酒的愿望,但无法戒断。

10)有时候平时也可以不饮,但一旦饮酒就连续几天大剂量饮酒,直到身体抵受不住为止,间隔半月,一月或更长时间再喝。

重度依赖:

1)一天累计饮酒量白酒>500ml.或大啤8瓶以上。

2)正式饮酒史在8年之上,加重在2年以上.

3)每日早晨起来空腹饮酒.

4)每日必饮,每饮必醉,酒后不饮食,身体虚弱.

5)有手抖出虚汗,失眠,走路呈斜线或s型.

6)已强制戒酒无效或因为喝酒引起的身体原因住院治疗多次.

7)因饮酒已出现胃出血、高血压、小脑萎缩、脂肪肝、酒精肝、肝硬化、骨股头坏等并发症.

8)已出现人格改变多疑,脾气改变,对家庭无责任感,对家人(妻子和孩子)漠不关心.

9)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不愿与他人交往,喝酒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。.

10)记忆力减退,耳鸣,高血压.

11)有幻视,幻听,幻觉等精神障碍.

12)有时候也可以平时不饮,但一旦饮酒就连续几天大剂量饮酒,直到身体抵受不住为止,间隔半月,一月或更长时间再喝。

13)因为长期大量饮酒,已经出现抑郁症,焦虑症,狂躁症等精神障碍。

14)戒酒综合症明显:一旦不饮酒,就出现:呕吐,抽搐,震颤(手,面部,舌),谵妄,癫痫等症状,饮酒后有缓解。

3、一个嗜酒者能否再“正常”地喝酒?

在戒酒一段时期以后,嗜酒者会觉得喝几罐啤酒或几杯淡葡萄酒该没有问题了。然而这会使他误入歧途,并发展为每餐必饮。要不了多久,这个嗜酒者又会狂饮如初,旧病复发。

如果你是一个嗜酒者,

你只有两条路可走:要么使自己的嗜酒问题日益恶化,并承受由此而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灾难;要么彻底戒酒,保持头脑清醒,以一种全新的、有意义的方式生活。

4、作为互诫协会的会员,是否连啤酒也不能沾?

喝一两瓶啤酒就醉的人不多。嗜酒者和别的人一样,对这点很清楚。但是,嗜酒者会因此错以为他们可以控制自己每天只喝两、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。他们偶尔也确实能够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内照此办理。于是他们会得出结论:即使喝酒也会“游刃有余”。但是,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会越来越多,或又转而喝烈性酒。终于,他们又旧病复发了。

5、我在两次狂饮之甸可长时间保持头脑清醒,我是否需要求助于互诫协会?

许多酗酒过度的人可以几个星期、几个月、甚至几年才狂饮一次。他们在清醒的时候可以把酒置于脑后,此时喝也可以,不喝也行,用不着在心理或感情上克服很多困难,而且更愿意选择不喝酒。

而后,出于某种莫名其妙的原因,甚至什么原因也没有,他们忽然大饮而特饮起来。工作、家庭以及其他的公民和社会责任全被抛在一旁。这次狂饮可能只是一个晚上,

也可能持续几天至几个星期。狂饮一旦过去,

饮酒人常常会感到疲惫和懊悔,下决心永不让这种情形再次发生。但这种情形还会再来。

间歇性酗酒的人可能是嗜酒成瘾者,也可能不是。但如果喝酒变得无法克制,

而且狂饮之间的间隔变得越来越短,。如果这个酗酒的人勇于承认自己是个嗜酒成瘾者,那么他便像成千上万互诫协会会员那样,朝着戒酒成功的历程迈进了一步。

6、别人说我不是个嘻酒成瘾音,但是我的酗酒问题似乎日益恶化,我该不该加入互城协会?

互诫协会的很多会员在当年尚未戒酒的时候,可能亲朋和医生并不认为他们是嗜酒成瘾者。嗜酒者本人也常常不愿认真地正视酗酒成瘾这个现实,因而使问题更为复杂.值得反复强调的是,对于“我是不是个嗜酒者?”这个问题的判断必须由酗酒者本人做出。只有本人(即不是亲朋,也不是医生)才能下此定论。但这个判断一经做出,争取戒酒以保持头脑清醒的努力就有了50%的把握。如果等着让其他人做决定,嗜酒者可能会毫无必要地承受更多的由酗酒所带来的危险和痛苦。

7、能否只靠阅读有关戒酒的书籍材料就可以独自戒酒?

有些人在阅读了互诫协会的经典书籍《嗜酒者互诚协会》之后戒了酒。但是,几乎所有能够这样做的人都立即去寻找其他的嗜酒者,以便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,并帮助他们戒酒。

要使互诫协会的戒酒方案对个人发挥最大功效,最好的办法是让其他人了解、接受这一戒酒方案的内容并共同参与。嗜酒者们通过在互诫协会地方分会里与其他嗜酒者一道努力,可以加深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,并进一步领会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他们会发现周围人的以往经历、现有问题和所抱希望均与自己的相似。他们可以由此克服孤寂感,而这种孤寂感可能正是使他们贪恋杯中物的一个重要因素。